3月24日,平羅縣姚伏鎮永勝村小麥種植戶孫建軍心上的石頭落了地,他將150公斤麥子拿到寧夏瑞勝鑫農業科技專業合作社,按照“50公斤小麥兌換35公斤面粉”的比例,一次性兌換了105公斤面粉,“有合作社收糧食,不怕小麥放在家儲存不當發霉,還能隨時吃到新鮮磨制的面粉?!?/p>
壓在孫建軍心上的石頭,也是幾年前該村小麥種植戶普遍遭遇的難題?!捌綍r,村里前往城里打工的人很多,許多農戶家中的小麥無人照管,容易發霉,導致浪費糧食的情況時有發生?!痹摯妩h支部書記黃培說。
2024年,永勝村黨支部探索“黨支部+合作社+農戶”發展模式,盤活舊學校固定資產,并投資150萬元建設600平方米石磨面粉原料、加工、成品車間。同時,村集體集中流轉土地200畝,帶動村民自種2000余畝小麥,成立寧夏瑞勝鑫農業科技專業合作社,以小麥加工銷售為紐帶,引領村民和村集體增收。
“村民的糧食由合作社按市場價格統一收購、加工銷售,減少了合作社的種植和運輸成本,也解決了村民的賣糧難題。”黃培說,為了進一步解決農戶存儲不便、市場價格不穩定、種植積極性不高的問題,村黨支部聯合合作社又開展了“糧食銀行”業務,為農戶提供小麥兌換、面粉存折、存糧換面、隨時結算等服務。
種糧大戶談銀萍自掏5000元入股合作社,家里種地收獲了3萬公斤小麥,賣給“糧食銀行”獲益7.6萬元,并在“糧食銀行”存了500公斤糧食。談銀萍還為“糧食銀行”的發展出謀劃策,希望將多年跑市場的經驗運用到“糧食銀行”經營過程中,讓更多群眾加入合作社,大家一起賺錢過好日子。
走進該合作社生產車間,工人操作著石磨設備去皮、研磨、去麩、篩分……一顆顆飽滿的小麥經過一道道工序變身為麥香濃郁的石磨面粉,再通過平羅縣供銷合作社平臺、集市、網絡電商平臺,向平羅縣周邊售賣?!拔覀円押推髽I簽訂面粉訂單1500公斤,同時和村民簽訂以糧換面訂單3000公斤?!秉S培說,“糧食銀行”成立后,僅去年,村集體就收益57萬元,200余戶村民從中獲益,50多名村民得以在家門口就業。
如今,姚伏鎮周邊的30余戶種糧戶,可以以每公斤2.6元的價格向“糧食銀行”出售小麥,還可以利用“糧食銀行”存單換面粉吃自產的放心糧。去年,種糧戶孫建軍把自家產的1200公斤小麥,以每公斤2.6元的價格賣給“糧食銀行”,賣了3120元。“今年我打算擴大小麥種植面積,希望能賺得更多?!睂O建軍干勁十足地說。(記者 姬禹)